TM7000H 20吨 泉州-泉州 送达
7042 10吨 厦门-泉州 送达
6095H 33吨 漳州-福清 送达
7042 10吨 厦门-漳州 送达
T30S 10吨 厦门-厦门 送达
M02 3吨 厦门-厦门 送达
T30S 11吨 厦门-泉州 送达
K8003 10吨 厦门-泉州 送达
2025年10月,丰田汽车公司宣布以约2.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40亿元)现金收购集团关联企业丰田工业株式会社全部股份,并推动其退市。 图源:汽车商业评论 丰田汽车此次对丰田工业的收购,其规模在丰田内部整合史上创下纪录,亦是日本企业界一次极具雄心的私有化案例。更具深意的是,此次收购构成了一场戏剧性的反转:作为丰田母体及重要股东的丰田工业,最终被其衍生出的子公司全面整合。 这一事件标志着日本传统的企业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也揭示了丰田在电动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要求的双重驱动力下,所进行的战略性自我重塑。 01 交叉持股成 累赘,深陷盈利困局难抽身 丰田工业的历史可追溯至1926年。当时,丰田佐吉在爱知县创立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主业为纺织机械制造。 1933年,其子丰田喜一郎在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内成立了汽车部,这成为丰田汽车事业的起点。长期以来,丰田工业一直是丰田汽车的上游核心生产发动机、空调压缩机、驱动电机、叉车与纺织设备。 截至2024财年,丰田汽车持有丰田工业约24%股份,而丰田工业反持丰田汽车约9%的股份。 这种交叉持股关系,曾是丰田系的象征,也是日本企业联盟(Keiretsu)制度的典型:以家族为纽带,通过相互持股构筑稳定关系网,抵御外部资本入侵,保持供应链长期稳定。 然而,这一曾经的优势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汽车行业中逐渐被视为低效的遗产。原因在于交叉持股占用大量资本,使企业股东回报率普遍偏低,也削弱了董事会的独立性与市场监督功能。 丰田此次激进改革背后,是严峻的财务现实。2025财年,丰田净利润预计暴跌44%至2.66万亿日元。这已经不是滑梯,而是垂直俯冲。 丰田将困境归咎于外部环境:美国政府对日本汽车征收的关税导致丰田本财年营业利润减少1.4万亿日元,日元汇率升值又使其利润减少7250亿日元。然而,这些解释难以掩盖更深层次的问题:丰田在电动化转型上的迟缓已严重削弱其竞争力。 市场数据显示,2024财年丰田电动汽车销量仅占全球的1%,远低于大众、通用等竞争对手超过15%的电动化率。当特斯拉和比亚迪在电动赛道狂飙突进时,丰田仍在混动技术的舒适区徘徊。 丰田的困境代表了日本汽车产业的普遍挑战。日本本来是第一个被特斯拉震惊的汽车工业大国。2020年,日本经济新闻社组织工程师拆解特斯拉Model 3后惊叹:We cannot do it。 02 收上游!丰田电动车破局提速 丰田汽车此次收购,并非单纯的股权交易,本质上是产业转型压力下的战略应变。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松散的供应体系能保障成本与稳定;但在电动车时代,核心技术集中在电驱、电池、逆变器、控制芯片等领域,垂直整合成为效率关键。而丰田工业正掌握着这些关键环节。其电驱与压缩机系统应用于丰田混动与氢燃料车型,是热管理和能效核心;半导体与电子控制部件为丰田车载系统提供芯片与控制模块。 收购后,丰田汽车将直接掌控上游制造环节,提升供应链透明度与生产效率。一位接近丰田供应链的人士表示:在电动车转型期,丰田不可能再让这些核心技术掌握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公司手中。整合丰田工业,是集团保持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面对特斯拉、比亚迪等竞争对手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快速整合,丰田正以类似的纵向一体化模式重塑自身产业链。此次收购将进一步打通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与资源调配环节,形成从芯片到整车的全链条协同机制。 03 全球车企转型多元路径:中国出海、欧洲提速、日本求变 丰田的激进重组只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浪潮的一个缩影。不同国家和企业正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转型路径。 中国车企选择通过出海加速转型,从早期单一的贸易模式,发展到如今在海外建厂、合资合作、技术反向输出的新阶段。东南亚是最集中的区域,尤其以泰国最为突出。 一方面,比亚迪、奇瑞、长安等主流车企纷纷在全球多地投建工厂,从单纯的整车出口迈向 本地化生产+全球化服务 的新阶段;另一方面,中国车企也在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如比亚迪在全球汽车市场的表现愈发亮眼,不仅连续三年跻身全球汽车品牌前十,更在2025年5月15日发布的《2025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榜单中排名第六,品牌价值达到144亿美元。 图源:Y车娱乐 2025年上半年,欧洲汽车市场的电动化转型正展现出强劲势头。从大众、雷诺、宝马等主流车企披露的中报数据来看,纯电动汽车(BEV)销量延续了一季度的高增长态势。销量的增长背后,是各大车企密集的新品投放计划。2025年至2026年,欧洲市场将迎来一波纯电车型上市潮,如雷诺2025年计划推出4款纯电车型,包括第二季度末已推出的雷诺4、5月发布的Alpine A390,以及面向国际市场的雷诺Kwid和重新定义城市出行的Mobilize Duo/Bento;大众集团在欧洲市场的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激增89%,其中第二季度交付19万辆,同比增长73%。在西欧市场(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大众纯电渗透率已提升至20%,较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 随着特斯拉和比亚迪等新生代车企的崛起,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权力转移。曾几何时,世界各地的车企纷纷前往日本学习丰田生产方式;如今,丰田也开始在电动化背景下学习其他车企。 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指出:丰田的行动会对三菱、三井、住友等大型集团产生示范效应。解除交叉持股、重构资本效率,将成为下一阶段日本公司治理的核心主题。 编辑:Lily 素材来源:汽车行业评论杂志、新浪财经、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每经网等公开报道
10月22日,恒逸石化发布公告,公司子公司广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钦州项目)一期于近日平稳实现全流程打通,并顺利进入试生产阶段。 钦州项目位于广西钦州港石化园区内,项目一期建设用地1717亩,一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230万吨/年环己酮、240万吨/年双氧水、30万吨/年合成氨,10万标方/小时制氢、230万吨/年己内酰胺和230万吨/年聚酰胺聚合等生产装置,同时配套智能仓库、公用工程、供热设施和服务性工程等。 钦州项目为恒逸石化近年来重点打造的大型己内酰胺锦纶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拥有技术优势、一体化优势、产品结构优势等多重优势。技术优势:该项目大规模产业化应用了多项公司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及知识产权,全流程制备均采用先进的单元技术及技术组合,引进最新节能技术,生产成本有望下降。一体化优势:该项目全流程集成配套生产要素与能源资源,能耗物耗指标显著优化,各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产品结构优势:该项目产成品包含民用纤维、工程塑料及薄膜等多种产品,产品结构丰富合理。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零部件国产化进程的加快及锦纶薄膜的进一步普及,锦纶需求有望增长。
专业回收及复合材料制造商 MKV 宣布,将投资约 50 万欧元提升其分拣能力。该公司表示,这条新生产线包含 Sesotec 公司的金属分离设备与 Zeno 公司的粉碎机,还具备去除细颗粒的功能。MKV 董事总经理Kai Zies指出,这一升级能实现塑料 - 金属复合材料混合部件按材质的彻底分离。 MKV 新分拣设备的一部分交付(照片:MKV) 该公司表示,该工厂计划于 2026 年第一季度投入运营。最初,它是处理工业后回收废物,例如生产废料或有缺陷的零件。然而,Zies 指出,对消费后回收废物进行分类也是可能的。根据输入流的不同,这将需要额外的处理步骤,特别是在洗涤和分拣方面。 塑料回收状况MKV 估计该工厂的处理能力约为 1,700 吨/年。 该公司表示,这个自动化系统的目标是按类型清洁分离和回收塑料。分离的金属将作为混合馏分收集,然后可以在外部进一步分拣。Zies 补充说,如果需要,该生产线还可以扩展为包括近红外和颜色分选技术。 MKV 成立于 1960 年,专门从事塑料废料的机械回收和原生聚合物的复合。其主要销售市场为汽车、家具、电气电子行业。
专塑视界10月23日消息,材料供应商巴西 Braskem 公司正强化其在循环经济与生物聚合物生产领域的投入,以持续推进向碳中和经济的转型。 我们已将碳强度降低 17%,并重申承诺:到 2030 年碳强度降低 15%,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Braskem 公司北美、欧洲及亚洲区副总裁兼荷兰 Braskem 公司首席执行官沃尔米尔・索勒(Walmir Soller),在杜塞尔多夫 K 2025 展会期间接受《塑料新闻》(Plastics News)采访时表示。 索勒指出:这是一场正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的转型。 在 K 展上,Braskem 展示了其生物基材料、消费后回收材料及低碳材料,这些材料应用于产自南美、欧洲、美国及亚洲的各类产品中。 部分地区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推进速度快于其他地区, 索勒称,这取决于消费者与品牌方的成熟度、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以及区域法规 这些因素在推动行业从传统塑料向生物基塑料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Braskem 公司亚洲业务总监兼全球生物聚合物商务总监罗杰・马西奥尼(Roger Marchioni)表示:传统化石基树脂的价格或许正处于历史低位。 他补充道,这一价格差距带来了挑战:我们的投资需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以应对化石基塑料业务的冲击。 马西奥尼指出,Braskem 计划通过聚焦可持续解决方案投资来保持抗风险能力。我们坚信I'm green生物树脂的价值主张。我们不仅正将巴西本土的自有资产从化石基转型为绿色环保型,还在寻找投资机会与合作伙伴,以加速业务扩张。 索勒表示,Braskem 的生物基聚乙烯由甘蔗乙醇制成,经认证具备负碳足迹,同时保留了传统塑料的性能。 相较于其他替代材料,塑料在能源效率与碳足迹方面仍具有重要优势, 他补充道,I'm green系列是现有塑料的升级产品,具备额外价值 它能实现碳捕获。 图:Braskem 公司供应的生物基聚乙烯被用于制造人造圣诞树的枝干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Braskem 的 Wenew 产品组合包含 55 种以上含回收成分的产品类型,其销售额已突破 8.5 万吨。 马西奥尼表示,公司将机械回收、化学回收,以及生物基与生物溯源材料视为互补关系。当这些解决方案具备可扩展性与可靠性时,其应用将不受限制。 例如,机械回收材料在食品接触或医疗应用领域存在局限性, 他补充道,因此,拥有生物基聚合物等其他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在法规推动与替代材料需求增长的双重作用下,食品包装已成为生物基材料的核心增长领域。纳入回收成分固然重要,但从更广泛的视角看待循环经济同样关键。 马西奥尼说。 编辑: 云诗蒙 (Carrie) 他指出,其他需求增长的市场还包括卫生用品、医疗、鞋类及运动服装领域。 数据驱动的透明度 Braskem 还通过投资生命周期评估(LCA)与碳足迹数据,将客户透明度置于优先地位。 我们在数据收集方面的投入,与在技术支持方面的投入相当, 马西奥尼表示,我们拥有专业团队,能向客户与品牌方清晰传达这些信息。 索勒称,原材料采购同样遵循严格标准。这不仅关乎价格或化学规格,我们的原料还必须满足社会责任、劳工权益、最佳农业实践及杜绝森林砍伐的相关要求。 Braskem 通过第三方认证与内部审计来验证合规性。对于有需求的客户,公司会提供卫星图像,证明甘蔗种植区远离林区。 这种确定性对品牌方而言,是一种声誉保障, 索勒表示,我们对自身供应标准提出更高要求,以缓解市场对漂绿行为或监管不力的担忧。 马西奥尼补充道,在持续扩大可持续发展投入的同时,Braskem 计划推进业务的地理多元化布局。
Azelis 宣布与SI Group就其塑料添加剂产品组合达成独家分销协议,自 2026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 根据该协议,Azelis 将覆盖北欧国家、波罗的海国家、西欧大部分地区(不包括 DACH 和伊比利亚)和巴尔干半岛,以及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马耳他、波兰和斯洛伐克。 为塑料行业的先进解决方案创建一站式商店 这一新的合作伙伴关系扩大了两家公司之间的合作,并加强了 SI Group 在整个地区推进聚合物解决方案的承诺。 Azelis 的客户将获得 SI Group 用于聚合物的高性能添加剂的完整产品组合,为所有塑料领域的先进解决方案创建一站式商店。 SI Group 将通过 Azelis 强大的本地影响力、良好的业绩记录和对客户增长的承诺来扩大其市场覆盖范围。 Azelis 通过扩大其聚合物解决方案组合并为塑料制造商提供航空航天和移动出行等要求苛刻的行业提供创新、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加强了其对一流服务的承诺。 该协议加强了 SI 集团的分销战略,同时支持 Azelis 为全球塑料制造商带来创新、可持续解决方案的雄心壮志。 SI Group 聚合物解决方案副总裁 Robert Kaiser 评论道:与 Azelis 合作标志着我们塑料添加剂战略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Azelis 始终如一地展示了敏捷性、专业知识和客户至上的方法,这与 SI Group 为塑料行业提供非凡价值和高性能解决方案的使命相一致。 Azelis EMEA 先进材料与添加剂市场总监 Christian Pflesser 表示:我们很荣幸 SI 集团选择 Azelis 作为其塑料添加剂分销商。这种合作伙伴关系扩大了我们的聚合物解决方案组合,并增强了我们为客户提供先进、可持续解决方案的能力。基于我们在其他市场的成功记录,我们很高兴能够为塑料制造商提供蓬勃发展所需的创新、技术专长和服务。
作为整个 PET 瓶回收闭环的重要一步,Sukano宣布推出突破性的添加剂母粒包,以解决长期存在的行业空白:生产可回收 PET 瓶盖的技术可行性。 这项创新使瓶盖能够在与透明 PET 瓶相同的回收流中回收,从而释放真正的循环性。 无需改变生产即可过渡到单一材料瓶解决方案 PET 瓶是回收最广泛的塑料包装,也是全球最大的高质量再生 PET 来源。然而,直到现在,一个关键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循环之外:盖子。瓶盖历来由聚丙烯 (PP) 或高密度聚乙烯 (HDPE) 制成,一直是一项多材料挑战。由于它们的材料与 PET 瓶本身不同,因此在回收过程中必须将它们分离,从而防止瓶子到瓶子的完全可回收性。 Sukano 开发了一种添加剂包,可以生产可与瓶子无缝回收的单一材料 PET 或 rPET 瓶盖。它消除了在回收过程中将瓶盖与瓶子分开的需要,从而实现了新的效率。瓶盖重量高达 10%,可额外释放数千吨瓶级 PET,以供循环重复使用。该添加剂包与热成型和注塑工艺兼容,使客户能够在不改变现有生产设置的情况下过渡到单一材料瓶解决方案。 Sukano 根据托盘循环性评估平台 (TCEP) 和欧洲 PET 瓶平台 (EPBP) 测试协议,在其内部可回收性实验室中验证了每种添加剂的可回收性,其浓度远高于行业标准。虽然添加剂的使用量通常为 1-2%,但内部测试的浓度高达 5%,回收成分高达 50%。 测试以确保可回收性、食品合规性和安全性 根据热成型应用的 TCEP 测试协议和 PET 瓶盖的 EPBP 测试协议进行的测试表明,对颜色、雾度和 IV 没有影响,满足了透明 PET 瓶回收流中使用的添加剂的技术要求。循环性设计是 Sukano 创新原则的核心,因此还评估了添加剂积累和多个回收循环,并确认不会中断现有的透明 PET 瓶回收流。 对如何应对回收过程中的挑战感到困惑? 添加剂配方的设计以安全为核心原则,其特点是设计上不含任何令人担忧的物质。非有意添加物质(NIAS)筛选由第三方实验室使用公认的科学方法进行,并根据国际公认的风险评估原则进行评估,以确保有效缓解这些物质迁移可能产生的任何潜在消费者安全风险。这保证了遵守全球最严格的食品安全和包装法规。